大印文化-与世界同行,“每一天”都是新的
大印文化:一个人的成功,从“不要脸”开始

来源:大印文化

发表时间:2020.03.03
【文章导读】可是生活中很多时候,确实需要点“不要脸”的精神。 大印文化提醒你,这里说的“不要脸”,不是要背弃道德不知羞耻,而是: 遵从本心,不被外界眼光困扰,活得自在舒坦; 内心强大、目...

中国有句老话:树要皮,人要脸。
 
如果说一个人没皮没脸,那必定会被认为是在骂人呢。
 
可是生活中很多时候,确实需要点“不要脸”的精神。
大印文化提醒你,这里说的“不要脸”,不是要背弃道德不知羞耻,而是:
遵从本心,不被外界眼光困扰,活得自在舒坦;
内心强大、目标坚定,勇敢地朝梦想的地方一路进发;
保有一颗清醒的头脑,有自己理性的判断,只管做自己认为对的事。
该“不要脸”的时候,就厚起脸皮来,才能活得风生水起、万般自在。

总裁演说思维

罗大佑在《现象七十二变》中唱道:
“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,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。”
面子这东西,很多时候是无用的,若是你靠它活着,难免会拖累自己的日子。
 
就像《都挺好》中的大哥苏明哲。
为了强撑起一个光鲜的面子,宁肯牺牲妻儿的生活质量,也非要安排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,最终将一家人都拖下泥潭。
 
“面子是人最难放下,又最没有用的东西”,亦舒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困境。
 
只有那些学会放下这没用包袱的人,才有力气背负起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,潇洒前行。
 
“不要脸面”,只遵从内心,才会活得自在舒坦。
02越“不要脸”,成长得越快
 总裁演说思维
曾经看过一句很好玩的话:
这个世界不属于80后,也不属于90后,更不属于00后。
而只属于一种人——脸皮厚的人。
因为他们知道面子为轻,成长为重。
 
天王刘德华,就有过几段“脸皮厚”的经历。
 
刘德华曾发过一首歌《17岁》,记录他从出道到成为巨星的历程。
 
歌里唱道:“17岁那日不要脸,参加了挑战。”
 
原来17岁那年,还只是一个洗头小弟的刘德华,大胆报考了TVB明星训练班,一脚踏入娱乐圈。
 
他出演的第一部电影《投奔怒海》,是与当时乐坛的大神级人物林子祥合作。
 
有一次,大家坐车赶往片场,有人提议唱歌解闷。
这时,刘德华又“厚脸皮”地对林子祥说:“我唱两首你的歌吧,请多指点”。
 
当时众人一阵暗笑,都觉得这个新人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。
 
林子祥听完,夸赞刘德华嗓音很有磁性,鼓励他继续加油,并邀请他到自己的录音室去玩。
 
这也许只是一句场面上的话,可是刘德华就真的经常去林子祥的录音室,向他讨教唱歌的技巧,从此走上了演艺歌唱全面发展的道路。
多年后,华仔在节目中谈起这段经历,笑着说:“我当时可真够厚脸皮的。”
 
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,只不过是他对机会无比珍视,对成功无比渴望。
 
他分得清孰轻孰重,面子是小事,成长才是大事。
要想出人头地,就得大胆展现自己。
 
他懂得作为一个新人,只有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,学习一切有价值的技能,才能使自己尽快强大起来。
 大印文化
公司的一位前辈曾跟我说,但凡是工作中“脸皮厚”的人,一定都能发展得风生水起。
因为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满满的勇气,从不惧怕他人的白眼。
同脸面相比,他们更看重是否有所收获与成长。
 
越是不把面子当回事的人,往往成长得越快。
 
只有放得下脸面,才能在未来用实力挣回面子。 
03越“不要脸”,越能赢得成功
 
以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提问:
“脸皮厚”有什么好处?
 
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。
 
他从小县城考入省城的名牌大学,家人对他的期望非常之高。
他也的确干出了一番事业,只是这番事业却是靠一碗小小的米线成就的。
 
原来,他在省城读书时,发现那儿的人们和自己家乡很不一样,早上都爱去小吃店吃碗米线。
 
后来回老家过寒暑假时,他就留心观察到县城的年轻人,已不再像老一辈人那样只在家吃早餐,也越来越多选择去外面吃。
 
于是,从小喜欢烹饪的他,在大学毕业后,没有去找一份看起来表面光鲜的工作,而是回县城老家开了一个米线摊。
 
名校毕业生开小吃摊,旁人都感觉无法理解,甚至冷嘲热讽,就连家人也不看好。
 
可是他却丝毫不在意,“反正我挺喜欢做饭的”。
他每天乐呵呵地招呼客人,询问对口味的意见,从来没有端出名校毕业生的架子。
 
正因为他经常潜心研究、不断开发新口味,加上大家对名校大学生卖米线的好奇,他的生意出奇的好。
 
后来,米线摊逐渐发展成连锁店,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 
但他不满足,又开始琢磨着研发出真空包装的即食米线,通过微店淘宝销往全国。
 大印文化
这位网友后来说:
“要说脸皮厚的好处,那就是,抛开脸面后,你就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。”
 
人人都想要赚钱、渴望成功,可有时又放不下身段,丢不开脸面。
 
脸面这个东西,会遮住你的双眼,让你看不到暗藏的机遇;束缚你的手脚,令你不敢大步向前。
 
关于面子和金钱,李嘉诚有一段很精辟的点评:
“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懂事了;
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成功了;
当你可以用面子赚钱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;
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、吹牛,不懂装懂,只爱面子的时候,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。”
要想这一生有所成就,还真得“脸皮厚”才行。
 
04“不要脸”才能成就你的人生
 
任正非曾在公司内部说:“只有不要脸的人,才会成为成功的人。”

李万博

他还评价自己唯一的优点,就是没有面子观。
 
在他看来,“不要脸的人才能进步”,他甚至笑言,“在华为,我最不要脸,所以我进步最快。”
 
“不要脸”,是因为不惧怕批评,甚至勇于自我批判,抱着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的理念,不断提高、完善自我。
 
“不要脸”不代表不自爱,也不是要你抛弃尊严。
而是不在乎外人眼光,敢于表达真正的自我,敢于放下面子追求梦想,并且用力把退缩和害怕兑换成更美好的东西。
 
只有这样的人,才能驾驭好自己的人生。
 
把计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时间,放在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之上。
我们的人生,才能活得更自由,我们才会跑得更远、飞得更高。


微信关注“大印文化”跟李万博导师学习更多企业管理、《总裁演说思维》落地咨询会、沟通说服、营销策略、婚姻情感、亲子教育、落地案例、说服绝学、销讲演说精彩内容!

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