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大印文化
发表时间:2018.10.23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
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,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,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。”
个人感悟:
1、巧言令色就是利用花言巧语去迷惑、取悦他人的行径。那些“巧言令色”的人,很善于察言观色,见机行事,八面玲珑,讨人喜欢。但是如果从动机上分析,这种行为带有一定的欺骗性,多半是小人未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做出来的。
2、那些巧言令色之人,总会巧妙地给自己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装,用以迷惑他人。不管是为了博取上司欢心以谋提升的机会,还是为了讨取同事的支持和帮助,抑或是哄得亲友高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,他们都会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拿出来掩人耳目。这些人阳奉阴违,当面一套背后一套。在他们花言巧语、和颜悦色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一个贪婪自私的心和肮脏卑劣的灵魂。
3、花言巧语没好人,这个道理谁都懂,可是这种人照样在社会上大行其道,这是什么原因呢?花言巧语之所以大受欢迎,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。事实上,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,喜欢被别人赞美夺奖和奉承,只是各自喜好的程度不同而已。比方说,有些做领导的人,就喜欢自己的下属拍马屁,下属们拍得越响他们就越舒服。倘若有哪个下属说话有些直接或是有点儿不顺耳,轻者给人家“穿小鞋”,重者会动人家饭碗。也正因如此,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,说漂亮话、谎话的人越来越多。其实,出现这种状况也是在所难免的,毕竟谁都喜欢好的东西,这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弱点。
4、正是这种人性弱点,才为巧言令色者的生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
5、当然,在与他人交往时,没有一副好的口才是不行的。但是,好口才与巧言令色不同。好口才是一种据理力争,所列观点都有理可依,其目的是辨明真理、说服他人、达成沟通与合作。无论内容还是目的,都是真实和善意的。而巧言令色只是利用花言巧语达到某种鲜为人知的目的罢了,这种行径根本就是虚伪和丑恶的。
6、大印文化李万博老师在《总裁演说思维》落地咨询会上教育我们:心存正念、以正视听、做人不偏不倚。我们学好演说的同时、也要成就身边的人,做个传播正能量有价值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