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印文化-与世界同行,“每一天”都是新的
大印客户张中英读《论语》分享

来源:大印文化

发表时间:2018.10.31
【文章导读】大印文化李万博老师常在落地咨询会上教导: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君子和仁者做人做事都是以仁义为标准,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去做,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不去做。

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。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。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
大印文化李万博老师常在落地咨询会上教导: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君子和仁者做人做事都是以仁义为标准,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去做,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不去做。即使贫穷也要穷得有骨气。不该自己赚的钱,千万不要去赚,不该自己拿的利益不要去拿。不义之财,不能要。

大印文化

什么叫做道义?以前给日本鬼子办事的卖国贼,给钱就去做了。还有明明在一个公司平台,占着平台的资源,去外面做私单,以及假公济私,这就叫不道义。答应了别人的事,结果后面又反悔,这都叫不道义。当把钱放在第一位而不顾道义时,人就变得唯利是图了。

“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”君子没有了仁德,何以得名呢?这句话说明了君子的核心就是仁德。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谈得上君子。有仁德的人就会心怀天下,就会想着自己的使命,而小人天天只是想着自己的利益,眼光狭隘,而不管全大局,用长远思维来看问题,所以小人“比而不周”。

演讲口才咨询:一个人先要被满足,才能滋养他人。这种满足,不是放弃伦理到底,毫无底线的满足,而是在符合道义的情况下,自己内心的需求的满足,自我实现的满足,完善自我人格的满足,比如爱,安全感等。只有被爱过,才学会如何爱他人。被尊重过,他才体会到如何尊重别人。

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,君子也不会违背仁德。哪怕再仓促紧迫之时,在颠沛流离之时,君子也会守住仁心,不会去违背仁德。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,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,都有仁德之心。君子是表里如一,贯穿始终的,言行一致的,不会是人前人后,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。

超级演说家

这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:“慎独”。一个人的时候,没有旁人的监督,你是否也会有仁德之心,犹如在公众的眼光下一样。有的人平常还好,一个人的时候,放纵自己,本性就暴露出来了。当面一套,背后一套。比如有些明星,在镁光灯下说要如何节约倡导环保,结果私下屡屡被报道出破坏环境的事情。还有的人平常还好,一遇到事情本性就暴露了。

超级演说家:比如自己,平常看似挺温柔的,一旦生气起来,心理不舒服的时候,嗓门也大了,说话就刺耳了,心理就不能平静对待了。所以我们要修炼自己处乱不惊,淡定,从容的心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