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大印文化
发表时间:2019.12.031.用户的底层情绪
表面来看,用户消费一个商品是基于他对该商品储备的知识或者体验。但是实际上,底层预埋的情绪可能会更加重要。这就好比“手机”,对产品的知识和体验就像一个个的应用软件,而情绪才是底层的操作系统。驱动用户行动的,可能只是一瞬间的情绪,而非知识与体验。
比如一名名媛进入一家商场,她买东西可能不在东西本身,而是通过买东西支付了一张购物空间的门票。在这个空间内,她求的可能是情绪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。关注“总裁演说思维”教你如何判断客户类型、喜好,以及用什么方法能成交客户。
2.情绪为何对商业很重要?
哲学上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讨论一个问题:道德判断到底是情感判断还是理性判断?众多哲学家参与其中,最后占优势的观点认为,在我们做出道德判断的时候,首先是由我们的情感本能作出判断,然后理性才会去寻找理由。当我们的理性寻找理由的时候,不是为了反思我们的道德判断是否正确,而是为我们的道德判断辩护。
所以理性并不是情感的纪检书记,而是情感的辩护律师。把这个结论引入到商业交易行为中,也同样适用。人们购买一个物品,当情绪认定可买的时候,剩下所有的理性都是在为情绪寻找理由,以支持情绪的正确。
李万博导师在《总裁演说思维》咨询会上也表示: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,一生都受感官觉系统支配。他们的心是跟着感觉走的。他们害怕学习思考,也认为学思无用。他们是具象控,只能接受形象生动的案例和故事。 这些人中不乏好人者,但是却处在心下觉的位置上。天生善类,眼之所见,既生情,情入于心,则动容。
因此,在商业设计中多为情绪设计的理由,反而比产品本身的功能性更能影响客户。
3.心情与购物意愿
研究表明,当人们心情不好或是想要变得快乐时就会购物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购买产品无外乎两个原因:一是为了更接近快乐,二是远离痛苦。
对于商家而言,在售卖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时,一定要注意客户购买产品是出于哪种原因。当人们购买产品或服务属于“为了更接近快乐”这个原因时,他们的购买决定会受到情感和情绪的支配。
因此,当商家要出售一件能让客户感到快乐的产品时,就要考虑如何诱导他们的情绪,让他们感受到快乐。
4. 情绪感染的难易
情绪传染是真实的神经学现象,但每一种情绪传染的速度和难易程度不同。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西加尔·巴萨德(Sigal Barsade)199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,快乐和热情在工作人群中最容易传播,烦躁会难传播一些,沮丧情绪传播得最慢。
所有情绪中,笑声最有感染力。因为我们大脑里有一些开环回路,专门用于探测笑容和笑声,并让人做出回应。科学家推测,这是大脑很久以前就有的硬件配置,因为微笑和大笑是与他人结盟的一种表达方式,有助于生存。 所以一家公司,尤其是服务型的公司在招聘、培训时, 对情绪能力的考察其实是非常重要的。
微信关注“大印文化”了解更多团队管理、营销策略、演讲口才、内圣国学、婚姻情感、亲子教育、落地案例、说服绝学、销讲演说、NLP心理还有《总裁演说思维》精彩视频、音频!
声明:文中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