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大印文化
发表时间:2019.12.02一个人的言行里,藏着他的修养。“说”的时代,要求更高的情商与口才,大印文化整理了以下资料,让你了解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人,提升说话表达。
一、高情商的人,善于倾听。
倾听是一种艺术,一种品德,更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。
情商高的人说出来的话,是先倾听别人的心里话,边听边想,再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说。所以他们的话才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。
《史记》中言:“言能听,道乃进”。
人们被倾听的需要远远大于倾听别人的需要。所以,学会利用自己的耳朵,做个懂得倾听的人。
但对于演说,李万博导师在《总裁演说思维》落地咨询会上讲过:演讲,不在于你想讲什么,在于客户想听什么。演讲时的节奏很重要,节奏感就是带入感,无尿点,让客户欲罢不能,像美国大片一样,客户一直爽到主动成交。每位客户的心里都存在着一些旧有的信念,你不打破,就没办法成交,打破固有的信念的这个过程,我们称之为“破框”。
二、高情商的人,能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,其实能力再大也无济于事。
张飞听到关羽被害,抑制不住哀伤,血泪粘襟。随后借醉鞭打士兵,要他们日夜赶造兵器,想要马上报仇。最后被部下刺杀在军营里。
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,但是情商高的人,会更好地管理支配不良情绪,把不良情绪巧妙转移,不做情绪的奴隶。
情绪易于波动、喜怒轻易形于色的人,与其说是坦率,不如说是缺乏内心历练。
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头脑冷静,行为理智,抑制感情的冲动,克制急切的欲望,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,心情开朗,胸怀豁达,才是高情商的表现。
三、高情商的人,拿得起,放得下。
人生从不是一片坦途,我们会收获鲜花和掌声,也会经历挫折和苦难。
但高情商的人,既有勇气和担当拿得起,又有胸怀和智慧放得下。
汉朝有个叫孟敏的人,背了个大陶瓶在路上走,结果一不小心瓶子掉在地上了,孟敏就仍旧朝前走,头也不回。
路人问他怎么看都不看一下,孟敏说:“陶瓶已经破了,再看还有什么用呢?”
拿得起是生存,放得下是生活;拿得起是能力,放得下是智慧。
范蠡辅佐勾践复国成功后,归隐世间,与西子潇洒泛舟于西湖之上;
文种不听劝阻,最终得到了“兔死狗烹”的可悲结局。
情感也好,虚名也罢,要拿得起放得下。拿得起,是在乎别人,放得下,是成全自己。这才是高情商人应有的素养。
四、高情商的人,做事有分寸。
周国平曾说过:“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,这两人之间,这界限是不清晰的,然而又是确定的。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。”
可以说什么话,能说到什么程度,如何让对方感觉舒适,对这些问题的掌握体现着一个人情商。
真正的高情商,是待人有分寸,自己有底线。
有次曾国藩过生日,名将鲍超亲赴安庆前来贺寿。他一共带来十六包礼物,其中许多珍贵的珠宝古玩之类。
曾国藩览之而笑,从中挑了一顶小帽收下,其他的都送还鲍超。
曾国藩的做法,既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,又不至于驳了手下大将的面子,可谓极有分寸。
分寸,是一把量尺:做人没分寸,过亲则疏,过热便冷。
五、高情商的人,懂得适时拒绝。
中国文化里,讲究做事要顾忌面子、做得体面,顾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,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。
但有时,懂得拒绝,人生才能豁然开朗。拒绝需要勇气,而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适时拒绝。
拒绝不是冷漠,而是拒绝不合理要求、拒绝不属于分内之事、拒绝让自己痛苦。
高情商的人,会用适当的拒绝方式,能让自己活得顺利与满足。
六、高情商的人,懂得替别人着想。
丹尼尔·戈尔曼在 《情商》一书中写道:“智商不高、情商高的人,贵人相助;智商高、情商不高的人,怀才不遇。”
请记住一点:用真诚的心,替别人着想。
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,曾派次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姑苏,以周济族人。
途中遇见父亲的故友石曼卿先生。当时曼卿先生十分落魄,家中有丧事,三年尚未埋葬。
范纯仁马上将麦子卖了,并将所得钱财,全部接济给石曼卿。后来又听说曼卿还有两位女儿,因家贫未嫁,便将运麦的船也送给了他。
范纯仁两手空空回家后,将路遇石曼卿之事告诉了父亲。
范仲淹大喜:“这就对了,不愧是我的儿子!”
日久见人心。时间一久,一定能看出来一个人是否自私,是否善于为他人着想,是否具有高情商。
很多人情商不高就是因为做不到为别人着想,因为他们得失心很重,老怕吃亏。
高情商不是心机,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。
微信关注“大印文化”了解更多团队管理、营销策略、演讲口才、内圣国学、婚姻情感、亲子教育、落地案例、说服绝学、销讲演说、NLP心理还有《总裁演说思维》精彩视频、音频!
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