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大印文化
发表时间:2022.04.20想象一下,公司要举办招商会,你要做一场演讲。此时,无论你是个演讲新手,或是经验老道,都有可能出现焦虑。通常,第一个迹象类似于胃痉挛,然后是忐忑不安,手掌出汗。你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,希望要么立刻逃离,要么让自己躲起来。
大印文化小编告诉你:如果你真的是这种情况,那么请放轻松,这很普遍,远不止你会这样。虽然怯场可能永远也不会真正消失,但是你可以通过学习演讲口才技能,用意志和技巧去驾驭。
据统计,在美国,演讲恐惧是排名第一的恐惧(超过害怕蜘蛛、恐高,甚至超过了害怕死亡)。
我们对演讲的恐惧根本上源于人类天然对他人评价的担忧。
演讲怯场很正常,即使是优秀的演讲家也会怯场。丘吉尔,这位卓越的英国政治家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在与口齿不清、结巴,以及严重的怯场做斗争。他通过单调乏味的排练,努力淬炼打动人心的演讲风格来克服。
演讲焦虑的来源
一、不确定性
不确定性对于演讲焦虑的影响主要有两个:一个是环境,另一个是听众。
当你发现自己处于全新的、不熟悉的环境之中,面对现场听众时,出现一些焦虑是很自然的。
如果在演讲之前先去熟悉演讲场所,深入了解现场听众,会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和焦虑感。
二、准备和练习不充分
演讲口才技能,与任何其他技能一样,只有通过大量的准备和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。
人们之所以厌恶演讲的准备和练习,是因为想要避免准备新演讲时出现的自我怀疑和焦虑。但是,这种拖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演讲焦虑。
两点建议:一,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内容。内容应该是你了解的,而且你能为之感到兴奋。二,准备要周全。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准备演讲,考虑全面关注细节。
三、负面的经验或经验不足
如果以前有过不愉快的演讲经历,或者很少演讲,那么,你可能会悲观看待演讲,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让演讲取得成功。
想要成为一位高效的演讲者,一定要记住,过去的经历不会左右你的未来。你必须正视以前的经验,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就有演讲的感觉,这需要时间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。
四、对演讲的看法
很多人把演讲看得很消极,以致于身体都会随之感受到威胁,你可能会不由自主的发抖,脸红,出汗。
另一个潜在来源是所谓的“自我效能感”——当你选择尝试演讲的时候,你认为自己不具备成功完成演讲的必要技能,也得不到必要的帮助。
如果你认为你“需要”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讲者,如果你能遇到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助引导你,你的焦虑感自然会下降
五、不切实际的目标
对于刚接触演讲的人来说,目标设定一定要合理,不切实际的目标会使你产生非理性的担忧。
有的演讲者会鼓励自己:尽管缺乏经验,尽管不想练习,但我一定要成为演讲台上表现最佳的那个人。这种不合逻辑、不切实际的目标,大概率会让自己很受伤,感觉更焦虑,对自己的演讲毫无帮助。
六、消极的自我对话
消极的自我对话包括:
别人准备的一定比我好,人们会嘲笑你或你的演讲,觉得自己一定讲不好,这些消极思维往往会导致自我批评、自我施压和灾难化,将加剧演讲焦虑。
七、紧盯结果
演讲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。这个过程包括准备和练习,二者缺一不可。
然而,很多演讲者过度担心演讲结果,而不是演讲过程。其结果就是,你既没有认真准备,也没有努力练习,随着演讲日期的临近,你变得更加焦虑,最后只能面对一个糟糕的结果。
最后,大印文化温馨提示:现在花一点儿时间想想,你的演讲焦虑来源是什么?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缓解这些焦虑?应该去学习哪些演讲口才技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