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印文化-与世界同行,“每一天”都是新的
李万博导师剖析:孩子为什么不听话?

来源:大印文化

发表时间:2021.11.04
【文章导读】做父母的,我们思考一个问题,你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听话的机器人,还是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活出来的人,

人们往往把“孝”文化等同于孩子要听话,这是极大的思维误区。

“这孩子不怎么听话”“你要听话”“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听话呀”“今天在家里有没有听爷爷奶奶话呀”“爸爸不在你要听妈妈话”这样的口头语比比皆是,随处可闻。这样的语境下,孩子也学会了:“我们班某某某不听话”“妈妈,我很听话的,我很乖”……

大印文化提醒你: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的根本原因,在“听话”这样的大棒打压下,孩子们无一例外都成了没有自我思想的乖乖仔,不自信,不绽放,没有主见,做事畏首畏尾,缺乏资格感,难成大事。

大印文化

做父母的,我们思考一个问题,你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听话的机器人,还是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活出来的人,孩子是要尊重,听他内心的声音,还是要打压他的想法,《弟子规》中说“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”“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”就是说父母无论做得对错,都是对的,孩子只有听话的份儿,父母做错了,也是对的。孩子如果非要和父母讲理,怎么办呢?“谏不入,悦复谏,号泣随,挞无怨。”就算老子要打孩子,虐待孩子,杀孩子,也毫无怨言。

鲁迅说,这是吃人的文化,没错,《弟子规》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所写,而康熙之后就是雍正、乾隆两朝的极端文字狱,文字狱大背景下精心塑造出来的国民特征是驯服、听话、忍耐力极强,但却无法挺起腰板做人,看看古装电视剧,大臣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的也就是清朝了。

《弟子规》能够在清代存活下来,没被焚被禁,本身就说明了《弟子规》是培养什么人的。

李万博导师说,“信什么,什么就在影响你。”学错东西比吃错药还可怕。

大印文化

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产物,不管你喜欢不喜欢,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当中,小到一个人,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,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。

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怎样的,它的缘起,它的演变,什么是精华,什么是糟粕,什么该吸取,什么该反思,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比赚钱更重要的问题。

以上就是李万博导师剖析:孩子为什么不听话?的全部内容,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大印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