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2018.06.05 来源: 大印文化 作者: 大印文化 浏览:-
争“对错”的背后是因为没有价值感导致的玻璃心,不忧不惧、称讥毁誉无动于衷的背后是因为高价值感带来的强大内心。所以,经常做一些让我们快速建立高价值感的事,比如,学演说,调动人情绪和状态的能力。学说服,增强感同身受一致性沟通的能力。再比如,去徒步玄奘路,穿越八百里流沙。越没有尝试的事越去尝试一次,这就是突破价值感低的最好办法。因为勇者不惧,破框才能成长。
孔子说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争对错的背后都是把我摆在了第一位。李万博老师在总裁演说思维中提到:放下我执!永远想着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!
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学习,甚至一辈子都在修炼中,因为我们觉得对的不一定是他想要的,对错背后不就是你不认同我吗?价值感没有被满足。也许你觉得珍贵的东西,他并不觉得珍贵,中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,站在各自的角度都觉得自己付出了!所以最重要的是学习了解人性需求!
为什么辛辛苦苦培养出来很有能力的员工,却不能为我们所用。什么老公老婆刚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时候还能相处很好!有钱后却矛盾多多,因为刚开始相信这个人未来能给我幸福,后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,时空角变了,出发点很好,看问题的角度不同,结果就陷入了我执之中。
李万博老师教我们的方法:感同身受,说服力不仅要学会说服别人,更重要的是也要学会说服自己,换框,放下我执,站在第三人称去看两个在争执的彼此。最后上推到价值观:我们想要什么结果?找到共识,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方法呢?重复过去思维只能得到过去结果,重复错误思维只能得到错误结果。任何新的方法都不旧的都一次成功的机会,理性思维胜过感性思维,这时也就没有对错之分,只有有效和没效之分了。欢迎您来大印文化学习!